幕后纵情
发布于:425天前
侄子是一名高中生,高三历史马上就要考试了,但不知道该怎么复习由模块到通史,在线问高三历史复习如何由模块到通史?
分类:高中
高三上半学期,第一轮复习主要针对高考知识。北京新东方中小学一对一教师建议,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历史复习中应注意以下步骤的实施:
首先,按照编年史的顺序推进,理清知识框架和结构
众所周知,新课程改革后的历史教科书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将历史按模块分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科技几个部分进行教学。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知识点不能顺利衔接、时间顺序不清等问题。
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历史的多个模块应该按照编年史的顺序重新组合在一起,这样学生才能把头脑中零散的知识点串成一条线索。
中学历史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三大部分。
近几年中国古代史出题并不难,考察内容也比较有限,所以可以说是三大部分中最简单的部分。
对于这部分的复习,我们可以采用编年史和模块相结合的复习方法,即按照朝代的顺序进行复习,复习时仍然分为三个方面: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
因为学生已经学会了这些知识,所以接受起来应该不难。重点是在复习阶段,要强调这三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和各个朝代的政治制度或经济政策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皇权的不断加强和相权的不断削弱,三省六部制随着各个朝代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演变过程等等。
中国近代史已经成为学生相对困难的复习环节,因为这段历史时间短,事件多,考试非常详细,时间点一定要记住。此外,中国近代史相对枯燥,内容屈辱,学生往往不愿意学习。
因此,我们应该强调整理这段历史的知识脉络,把琐碎的时间点串成时间线,特别强调每个事件之间的联系。比如前一个事件的影响就是后一个事件的背景。
也可以把孙中山等一些关键人物作为线索,探索几个与他有关的历史事件是如何发展的,以及这些事件中人物的作用以及他在每个不同阶段的思想和行为变化。
这不仅能使学生记住知识点,而且能使学生对历史有更深的理解,在做材料分析题时也更容易有思想。
最让学生头疼的是世界历史。因为世界历史需要学习很多国家的历史,大部分学生都搞不清时间顺序,很容易把相关内容混在一起。因此,这部分的复习仍然需要建立一个清晰的框架,让学生一目了然。
例如,世界历史可以分为世界古代历史,即古希腊古罗马的内容;世界现代史也是学生最混乱的内容;还有世界现代史,即以苏联为主题的社会主义发展进程和以国家关系格局为内容的时代新主题。
古代历史的内容很少,也很简单,只要把握好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和罗马法在不同阶段的适用范围即可。
为了方便学生理解,这里要强调古希腊罗马文明对现代西方政治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让学生在学习现代西方历史时更容易理解。
虽然世界近代史的国家很多,但是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学生都很熟悉。这部分的复习一是找出国家事件发展的顺序,以及国家在平行空间的顺序;另一种是横向比较,把各国的特点放在一起比较,然后区分出来,注意它们的内在联系。
对于世界现代史来说,往年的考察力度并不大,理解上也不需要太深入,只要记住历史事实就可以了。
与中国现代史部分相比,苏联的社会主义探索有许多相似之处,也可以对比复习,找出相似之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至于二战后的世界格局,我们也可以在复习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时候一起复习,把中国的发展和世界大趋势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深刻理解。
二是研究教学大纲,找出重点和考题方向。
此时,新一年的教学大纲还没有公布,但如果将前一年的教学大纲与前几年的教学大纲进行比较,应该可以看出近年来考察内容的大致方向。
虽然高考大纲会有一些调整,但大部分内容并没有改变。每年必须考的一定是重点,2013年新增的考点自然是需要关注的内容。
按考试大纲复习,可使学生少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也能更好地把握出题方向,更快地接受高考模拟。
三是做好错题整理工作,重点复习错题。
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夯实基础,稳扎稳打,做到最基本的记忆和记忆知识点。
因此在日常练习中也建议学生收集错题。
每一道题都不需要抄袭,但至少要把试卷和练习册上的错题保留和整理好,同时要做错题分析。
分析为什么每个问题都是错的,是因为哪些句子没有看清楚,或者哪些知识点没有牢牢记住,为什么正确的答案是正确的,它的合理性是什么。
经过这样的逐一分析,学生会对错题印象深刻,而不仅仅是对错误选项印象深刻。当他们再次遇到同样的知识点时,他们可以避免再次犯错。
多做一道错题,也就是多掌握一个或多个知识点,查漏补缺,也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