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 必修4 第20课 课时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政治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5页1.15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 必修4 第20课 课时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docx
文档介绍:
第二十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课标要求 描述世界是普遍联系、永恒运动的,领会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的意义,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观察和处理问题。

课时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核心考点一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1.联系的含义: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
含义
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表现
①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②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
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论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提醒 联想思维是对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反映,结合《逻辑与思维》的知识,理解联系的普遍性。
归纳提升 联系的普遍性与联系的条件性
(1)联系是普遍存在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世界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但联系又是有条件的,并非任意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一定必然的、直接的联系。
(2)普遍联系只是说明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与周围的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
3.联系的客观性
含义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表现
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方法论
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提醒 ①联系具有客观性,并不表示人在联系面前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不能被“创造”“改造”或“消灭”的,但我们可以说“建立新的联系、联系是可变的、联系是多样的”。
4.联系的多样性
含义
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表现
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方法论
①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②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归纳提升 全面理解“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的哲学依据
(1)唯物论角度: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辩证法角度:是联系多样性和矛盾特殊性的要求。
(3)认识论角度: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4)价值观角度: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1.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中,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纠正: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又是有条件的,联系的普遍性并不等于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2.实践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
纠正:实践不能割断联系,联系具有客观性。
3.人为事物的联系比自在事物的联系更高级、更复杂。
纠正: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不存在高低、简单与复杂之分。
4.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纠正:尽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但仍然是客观的。
考向一 联系的普遍性
典例1  (2022·北京高考)“银锭观山”是“燕京小八景”之一,曾是老城内展现山水城相融的景观。后来一些高层建筑出现在银锭观山的景观视廊内,连绵起伏的西山山脊线被“截”成了两段。《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明确提出恢复银锭观山景观视廊。2021年,相关建筑拆除后,银锭观山美景再现。这说明(  )
A.城市记忆是人们的精神故乡,应尊重社会意识的独立性
B.完整恢复老城美景是重塑城市空间秩序的首要价值选择
C.抓住主要矛盾,统筹规划,可以恢复自在事物的联系
D.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才能实现山水城和谐相融
答案 D
解析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而不是独立性,A不选。重塑城市空间秩序,应坚持以人为本、积极保护的价值取向,要注重保护和恢复老城美景的精华,更把群众利益放在优先位置,在保护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改善人居环境,B不选。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不选。拆除高层建筑,再现银锭观山美景,这说明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才能实现山水城和谐相融,D入选。
易错提醒:混淆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自在事物的联系
人为事物的联系
区别
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在人类产生之前就存在
通过人类实践活动建立起来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
联系
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人为事物的联系的基础;人为事物的联系是自在事物的潜在联系的显化和实现。二者都具有客观性
变式1 (2022·辽宁高考)2021年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shijuan.bangtife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