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 必修4 阶段检测5.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政治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7页758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 必修4 阶段检测5.docx
文档介绍:
阶段检测五
一、选择题
1.2022年的东莞长安镇莲溪书香节“1+N”全民阅读大讲堂以“博学,多知”为核心,围绕文学、历史、艺术、时事热点等市民关注、喜爱的话题,邀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名家、一线名师做客长安讲学。此次活动带来的积极影响是(  )
①深入挖掘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内涵
②加强文化交流互鉴,推动文化创新
③弘扬人文精神,提升市民综合文化素养
④为人们积极向上向善提供价值引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不涉及丰富文化内涵,文化交流互鉴,①②不符合题意。
2.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它不仅孕育了中华儿女,更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数不尽的财富。下图为黄河博物馆收藏的部分文物。这些黄河文物(  )
①展示了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黄河文明
②承载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
③集中展现了黄河流域人们的整体风貌
④为讲好黄河故事提供了重要的物质载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材料指的是文物提供黄河流域文化物质载体,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故②不符合题意。部分文物无法展现黄河流域人们的整体风貌,故③不选。
3.赓续中华文脉,一个重要支撑就是要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擦亮人民幸福生活的文化底色。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呈现方式,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和日常生活,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印刻在古籍中的文字都活起来,用文化之光开启美好生活之门。这说明(  )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
③中华文脉日益彰显旺盛而强大的生命力
④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材料未涉及“中华文脉日益彰显旺盛而强大的生命力”,③排除。材料不涉及文化的交流互鉴,④排除。
4.“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22中国诗词大会》,满足了广大观众的需求,掀起了观看热潮。新一季节目以“江山”“少年”“燃”等为主题,挖掘时代主题,彰显家国情怀。该节目掀起热潮是因为其(  )
①面向世界,博采各国优秀文化成果
②坚持市场导向,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③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④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未涉及世界各国文化,①不符合题意。文化建设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②错误。
5.一百多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伟大的建党精神(  )
①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心中,是抽象的而不是具体的
②赓续了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精神血脉
③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④是中国共产党立党、兴党、强党的精神原点和思想基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伟大的建党精神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①错误。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③错误。
6.2022年7月9日是中国国家博物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shijuan.bangtife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